李白的旅遊費用從何而來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夢見蘆薈開花
從李白留下的大量詩篇中可以清晰地知道,李白的一生遊歷瞭大半個中國,在大、中、小學文科的教學中,許多好奇的學生都會提出同樣一個話題:李白的差旅費源自於何方?對此,史學、文學工作者在有限的資料中,進行瞭十分艱辛的探尋,並提出瞭以下觀點。
其一說:李白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光明日報》1962年8月12日發表瞭一篇題為:《李白的經濟來源》一文,認為李白的故鄉劍南道綿州昌明縣是著名的鹽鐵產地,李白與其父李客是販運鹽鐵的商人,後來李白因生意的原因,又一度長期滯留於出產銀銅的安徽秋浦(今安徽貴池),擁有萬貫傢財的李白,憑其雄厚的資產,不僅可以蔑視王侯,視官位如糞土,漫遊天下更是他人生的一大嗜好,在享受高檔美酒佳釀、衣食無憂的情況下,創作瞭大量優美的浪漫詩篇,其主要的原因是李白有錢。
鑒於李白經營銅鐵貿易,他也熟知冶銅煉鐵的工藝,在李白的詩中有大量關於煉丹的描寫,這是他商業生活在詩中的反映。
郭沫若在他的《李白與杜甫》一書中,也同樣認為李白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並根據李白的《萬憤詞投魏郎中》一詩中“兄九江兮弟三峽”,推斷李白的兄在九江,弟在三峽坐莊經營,把故鄉巴蜀的物產倒賣到吳楚,又把吳楚的物產倒賣到巴蜀,從中牟取暴利,生意十分紅火,李白的旅遊費是其兄弟提供的,李白也不時地幫助兄弟二人在生意場上客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