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湮滅的悲愴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癡情鬼
就在楊靖宇將軍的頭顱被鍘刀切下的當晚,日偽軍在蒙江喝慶功酒,張奚若、白萬仁、王佐華坐在首席上。1938年6月隨程斌叛變的張奚若炫耀說:“正當楊靖宇抬起腿要跑的一剎那,我一個點射,齊刷刷地都給他點在這兒上瞭(指胸口)。”突然間酒桌冷瞭場。2月1日叛變的楊靖宇的警衛員張秀峰端著酒杯,隔桌過來往張奚若面前一暾,罵瞭聲:“混蛋!不得好死!”張秀峰的失態使慶功宴不歡而散。
我們不知道張秀峰為何脫口而出這話,是良心發現嗎?他是孤兒,是楊靖宇把他撫養大,教他識字、唱歌、吹口琴,但後來張秀峰卻給楊靖宇的心上劃開口子,撒瞭把鹽,在楊靖宇最需要人手的時候,自己卻背道而馳,為瞭活命,致自己的所愛於死地。
1950年“肅反”運動開始後,已在梅河口安傢落戶的張奚若聽到風聲不好,找到同在梅河口的王佐華訂立同盟:“不管什麼時候千萬不能說出我開槍殺瞭楊靖宇的事,萬一有人揭發出來,就由你扛著,你的老母親我給你養,牢飯我給你送。我拉傢帶口的一大傢子牽扯多,我要像你似的,光棍一條,我就頂你去死。”大老粗王佐華很義氣地答應下來。不久,王佐華入獄,在獄中一直堅持說:“楊靖宇是自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