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打假記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今年“3.15”,雙匯公司被曝使用瘦肉精豬肉的新聞,讓人瞠目結舌——如此著名的公司亦如此,更不敢想有些小作坊瞭。造假的事兒,可謂源遠流長,自從人類開始商品交易之後,造假售假就如影隨形。
著名的才子紀曉嵐記載瞭自己遭遇假貨的故事:一是假墨,紀曉嵐買當時大清名牌羅小華墨。這墨看上去“漆匣黯敝,真舊物也”,可是買回去一用,居然是泥摶的,染以黑色,還帶瞭一層白霜,利利索索地把紀曉嵐騙瞭。一是假蠟燭。紀曉嵐趕考,買瞭幾支蠟燭,回到寓所怎麼也點不著,仔細一看,原來也是泥做的,外面塗瞭一層羊脂。他還甚至碰上瞭假鴨子——晚上買瞭一隻,回去一看,竟然也是泥做的。這鴨子的肉已被吃盡,隻剩下鴨頭、鴨脖子、鴨腳和一副完整的骨架。骨架裡填上泥,外面糊上紙,染成烤鴨的顏色,再塗上油,燈下難分真假。更離奇的還有假鞋子——紀曉嵐傢的奴仆趙平,曾以兩千錢買瞭一雙皮靴,很是得意。有一天下雨,趙平穿著皮靴出門,光著腳回來瞭。原來那靴子的腰是烏油高麗紙做的,揉出瞭皺紋,貌似皮子。靴子底則是破棉花黏糊的,再用佈繃好。
遭遇假貨,總是件讓人不愉快的事。小則破財,大則丟命,因此,對於造假者,自古至今,人們都是深惡痛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