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怎麼開“兩會”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吊死鬼省親
古代中國的“兩會”很註重民主氣氛,“代表們”敢直抒胸臆,有人甚至敢在朝會上當面指出皇帝的不是,如果“代表”總是投贊成票便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會遭到皇帝的訓斥和查辦。在“集議”上,議案也很難“一致通過”,有時還會出現“經年不決”的現象。
古代“兩會”是什麼樣的
從制度層面來說,現代“兩會”制度為共和國首創,古代中國是沒有的。但是如果從議事形式來講,古代中國也有類似的形式。當然,古代中國的國傢議事體系與現代是有本質區別的。
古代是皇帝一個人說瞭算的“傢天下”,皇帝自稱天子,其實他是真正的明白人,知道“一個人拍腦袋”的局限性,於是有瞭“朝參”和“集議”。“朝參”又叫“朝會”,集議也稱“議會”——這便是古代中國的“兩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