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場“拜門”陋習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拜門”是中國古代官場上的陋習,其實質是一種依仗權勢而互相拉攏、利用的手段,以達到互惠互利的雙贏目的。
拜門隻是建立一種名義上的師生關系,門生並不計較被拜為老師的輩分、年齡、人品、學識,隻要有權有勢就行。
拜門經他人引薦後,呈上“門生帖子”,並交納一筆豐厚的禮金,再行拜師禮。“門生帖子”要寫清雙方姓名,自願建立師生關系等內容。拜門以後,門生就可以憑借老師的權勢在官場上春風得意,步步高升。自願為“門生”者想攀附權勢人物,而“老師”也想廣收門生以撈錢。有的官員為瞭斂財,竟不惜屈尊“倒拜門”,即登門到所認門生的傢中強行行拜師禮。
光緒年間,有個傢居漢口的侍郎,當地一周姓富翁想讓其子拜他為師,並準備銀幣百元為禮金。後來周某見侍郎居處儉樸,懷疑他是個騙子,猶豫不決。侍郎正為花銷太大犯愁,所以想盡快收此門生,他讓介紹人領著,親登周宅,威逼周某讓其兒子行拜師禮,侍郎則攜錢而歸。其實,收富傢子弟為門生,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流行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