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錚
文章分類:中華民俗
你也會想看的:
徐樹錚字又錚、幼錚,號鐵珊,自號則林,人稱“小扇子”,江蘇省蕭縣醴泉村(今屬安徽省)人。北洋軍閥皖系名將,陸軍中將加上將銜、遠威將軍。徐樹錚的外蒙古治理政策對外蒙古的政治穩定、經濟文化的恢復和發展均產生瞭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徐樹錚不幸於12月30日凌晨被殺,享年45歲。那麼你想更加深入的瞭解這位人稱“小扇子”的徐樹錚嗎?
人稱“小扇子”的徐樹錚——北洋軍閥皖系名將
人稱“小扇子”的徐樹錚人物生平經歷
徐樹錚,1901年,徐樹錚棄文從武,到濟南上書山東巡撫袁世凱,陳述經武之道,未得賞識。後被薦為段祺瑞記室。1905年,被保送至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就學。1910年,學成回國。回國後在段祺瑞的部隊任清朝第六鎮軍事參議,1911年任第一軍總參謀。
1912年至1914年,徐樹錚先後任軍學司司長、軍馬司司長、將軍府事務廳長等職。1914年5月,徐樹錚任陸軍部次長,年僅34歲,為次長中最年輕者。袁世凱稱帝時,因其勸段祺瑞抵制,遭袁世凱罷免。1916年,袁世凱死後,徐樹錚在府院之爭中,被革職。1917年,策動瞭張勛趕走黎元洪的“張勛復辟”事件。事後又策劃瞭討伐張勛的“討逆軍”行動,後任陸軍總次長,主張武力統一中國。第二次府院之爭中,段祺瑞辭職,徐幕後策劃督軍團對馮國璋施加壓力,策動張作霖入關搶奪軍火,迫使馮國璋再度啟用段祺瑞組閣。段祺瑞復任總理兼陸軍總長,徐樹錚任陸軍次長兼西北籌邊使,升為上將。在馮段之爭中,徐為段穿梭奔波,他一方面假借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名,向日借得巨款,編“參戰軍”,組織“安福俱樂部”,包辦選舉,成立安福國會,以鞏固段之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