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
文章分類:中華民俗
你也會想看的:牛局長買菜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忠王、太平天國著名將領,出身於一個貧苦農民傢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尋食度日”,生活十分艱難。參加太平軍後,他作戰機智勇敢,很快從一名普通的士兵晉升為青年將領。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為忠王,稱“萬古忠義”。1864年,天京陷落後,李秀成被俘遇害。那麼你想更加深入的瞭解這位太平天國著名將領李秀成嗎?
李秀成——太平天國忠王、著名將領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人物生平
傢庭與時代
廣西省梧州府藤縣寧風鄉五十七都長恭裡新旺村,周圍是一片高山峻嶺。在十九世紀,附近住的都是貧苦農民。他們大都靠著雇工、種田、燒炭來維持生活。這兒,就是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傢鄉。李秀成生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父親李世高,母親陸氏,生他和弟弟李明成。他們給別人墾山種植,“尋食度日”生活貧苦。李秀成的舅父是村塾教師,在八歲那年,把他帶去讀瞭兩年書,到瞭十歲,傢裡生活太苦便不能再讀下去瞭,把他叫瞭回來幫助父母幹活養傢。後來在舅父的幫助下。李秀成獲得瞭在村塾幫工的機會,在這裡一邊幫工、一邊自學。在李秀成一生裡面,有一個突出的性格,人們稱他為“外柔內剛”,柔是委婉從順,剛是堅強果斷。“外柔”是外形,隻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內剛”才是本質,既是百煉鋼那般剛強,又是繞指柔似的韌性。而正式這段“幫工各塾”的經歷,磨練出瞭李秀成“外柔內剛”的性格。然而在村塾的收入對傢庭的幫助有限,不久李秀成就又回到傢中,春天來瞭,就上荒山去種蘭,到瞭秋冬,有上山砍樹、燒炭。他“傢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難”,受盡瞭“孤寒無食”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