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廣洋
文章分類:中華民俗
你也會想看的:莊敬和碩公主
汪廣洋是,明朝洪武時期官員。明初詩文傢。字朝宗,高郵人。朱元璋即帝位後,逐漸感到帝權與相權的沖突,便最早被殺的是中書左丞相楊憲。接著是右丞相汪廣洋被殺。明朝之中,可被稱為丞相的隻有李善長與汪廣洋兩人。那麼你想更加深入的瞭解這位汪廣洋嗎?
汪廣洋——明朝洪武時期左丞相
汪廣洋人物生平經歷
少從餘闕學,通經能文,善篆、隸大書,莊重非時人所及,早年流寓太平今江蘇 汪廣洋[1]南京)。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渡江,攻下采石磯,召汪進見,汪進呈“高築墻廣積糧”之策略。擢元帥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後又任都諫官,並相繼調升為行省都事、中書省右司郎中。不久任驍騎衛事,參與常遇春的軍務。至正二十六年,常遇春攻下贛州,汪為留守,任江西行省參政。
洪武元年1368)大將軍徐達平定山東,因汪廉明持重,朱元璋任命他料理行省。後入京任中書省參政。二年,出任陜西參政。
洪武三年,因李善長病,中書無官,召為左丞相。與當時的右丞相楊憲不和,而遭楊憲彈劾上奏,說他侍奉母親無禮,因而遠調到海南。後李善長彈劾楊憲,楊憲被誅,廣洋被召還回朝,是年冬十一月,汪被封為護軍忠勤伯,食祿360石,誥詞中曾稱贊他“處理機要,屢獻忠謀”,將他比作張良、諸葛亮。洪武四年,李善長因病告老回傢。洪武六年,胡惟庸為左丞相,汪廣洋為右丞相,無所建樹。六年正月,遷廣東行省參政,胡惟庸任右丞相。時過一年,復召用汪為禦史大夫。洪武十年復拜右丞相。廣洋懾於當時政治氣候,依然不敢有所建樹,隻是飲酒吟詩、浮沉守位而已,帝數誡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