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
文章分類:中華民俗
你也會想看的:拔舌地獄
司馬光世稱涑水先生,是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傢,史學傢,散文傢。而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為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在藏書閣擔任皇帝的顧問,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雖然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傑出的思想傢和教育傢。但政治生涯並不突出,其人為中國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典型代表。那麼你想更加深入的瞭解這位司馬光嗎?
司馬光簡介——我國北宋政治傢、史學傢、文學傢
司馬光人物簡介
司馬光的遠祖可追溯到西晉皇族安平獻王司馬孚。原籍屬河內今河南沁陽)。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為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屬翰林學士院),在藏書閣擔任皇帝的顧問,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宋仁宗時中進士,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王安石施行變法,朝廷內外有許多人反對,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以後,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專心編纂《資治通鑒》,用功刻苦、勤奮。用他自己話說是:“日力不足,繼之以夜。”
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為封建統治的借鑒。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戰國迄秦的八卷上進,英宗命設局續修。神宗時賜書名《資治通鑒》。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對,與安石在帝前爭論,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被命為樞密副使,堅辭不就。次年退居洛陽,以書局自隨,繼續編撰《通鑒》,至元豐七年1084年)成書。他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都親自動筆。元豐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後聽政,召他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傳郎,數月間盡廢新法,罷黜新黨。為相八個月病死,追封溫國公。遺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還有諸多名著被眾人所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