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端
文章分類:中華民俗
你也會想看的:豬頭三補碗記
呂端是北宋時期的著名宰相,北宋幽州安次人,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入宋後,曾任太常丞、 浚儀知縣、定州同判、成都知府、開封府判官、蔡州知州、開封知縣、 戶部郎中、大理少卿、右諫議大夫等職。呂端這個人儀表俊秀,處事寬厚忠恕,善交朋友,講義氣,輕錢財,好佈施。 呂端處事理政才華出眾,逐漸為宋太宗所喜愛和重用。那麼你想更加深入的瞭解這位呂端嗎?
呂端簡介——北宋時期的著名宰相
呂端人們簡介
呂端935年-1000年),字易直。北宋時期的大臣。北宋幽州安次人,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其祖呂兗曾在滄州節度使劉守文下做判官。其父呂琦官至後晉兵部侍郎。其兄呂餘慶,後晉時,以蔭補官。入宋,歷知成都府、蔡州。
在距今1000年前的北宋時期,宋太宗、真宗皇帝當朝的年代裡,為臣兩代的呂端,從一名州縣地方官吏,逐步升至樞密直學士、參知政事和宰相。
呂端這個人儀表俊秀,處事寬厚忠恕,善交朋友,講義氣,輕錢財,好佈施。 呂端處事理政才華出眾,逐漸為宋太宗所喜愛和重用。早在呂蒙正為相之時,太宗就有重用呂端的想法。在太宗與別人商量,打算任用呂端為相對,有人反對重用呂端,其理由是呂端這個人“糊塗”。太宗根據自己多年體察,立即說:“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其實這個時候已堅定瞭任用呂端為相的決心。當心,太宗還作過一首釣魚詩,其中有兩句是這樣寫的:“欲鉺金鉤深未達,磻溪須部釣魚人。”這詩中的意思是說,對於任用呂端當宰相的事,已無可爭議,宰相這個職位非呂端莫屬。過後數日,太宗就讓呂蒙正改任參知政事,讓呂端當瞭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