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起死回生的金縷玉衣
文章分類:中華民俗
你也會想看的:
玉衣也稱玉柙)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時穿用的殮服,外觀和人體形狀相同,體現瞭穿戴者的身份和等級。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周時的“綴玉面飾”。
在漢代,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玉塞九竅,可使人氣長存。所謂九竅就是指兩眼、兩鼻孔、兩耳孔、嘴、生殖器和肛門。出土的玉衣經常就搭配有用玉做成的眼蓋、鼻塞、耳塞、口含、罩生殖器的小盒和肛門塞。在漢代,除皇帝和高級貴族外,任何人使用金縷玉衣都是大逆不道。漢桓帝時,冀州官吏趙忠在埋葬他的父親時,私自使用仿造的玉衣,被人上告後,以僭越的罪名,將其父的墓掘開,陳屍於棺外,趙忠一傢也被監禁起來。
“金縷玉衣”盛行於漢代,到三國時曹丕下詔禁用玉衣為止,共流行瞭400 年。那麼“金縷玉衣”是不是真像人們傳說的那樣,可以讓人起死回生呢?我們先看看當時轟動國內外考古界的河北滿城一號墓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出土時的情況。1968 年,一批解放軍士兵在河北滿城陵山施工,他們突然發現瞭一個大型古墓,並及時報告給瞭當地的文管部門。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一座大型的西漢古墓葬出現在人們面前。根據考古專傢推斷,這座墓葬的主人是西漢時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墓葬,在劉勝墓葬的旁邊還有他的妻子竇綰的墓葬。兩人所穿的就是傳說中如同鎧甲,用金線穿成的“金縷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