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時節如何養生保健
文章分類:周公解夢
你也會想看的:
小暑時節如何養生保健
小暑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天,一般是每年的7月7日或者8日,而在今年的小暑則是7月7日。小暑也就是小熱的意思,還沒有到最熱的時候,不過也是天氣開始炎熱的開始,這時候全國的農作物都將進入茁壯成長的階段,需要時刻留意著農作物的成長狀態。下面來分析小暑時節如何養生保健。
小暑是24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
時間:每年的7月7日或8日。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瞭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
民間在小暑時節的食俗也有很多,很多地區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追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每個節氣都有不同的食令習俗,細細研究起來頗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