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聊齋之扁擔橋
文章分類:鬼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夜半墓園
清乾隆年間直隸臨榆縣北裡莊有個叫朱山的農民,夫妻倆有一個小兒子,乳名小山。三十多歲的朱山身強力壯,除瞭耕種幾畝瘠薄的山坡地,農活稍閑瞭就上山砍柴換幾個銅錢。妻子是紡線織佈能手,過日子兢兢業業,日子雖然貧苦一傢人卻歡歡樂樂。
初夏的一天,朱山到村東的大山裡去砍柴,臨近中午柴砍足瞭,朱山擔著柴擔顫顫悠悠地下瞭山。山腳下有一條從北向南流淌的小河,水面很窄,不過三尺多寬。小河流水叮叮咚咚,兩岸綠草如茵,野花五顏六色,朱山每次擔著柴擔下山,都在這裡歇腳。今天柴砍得多瞭,擔子比往日重瞭些,朱山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噓噓。他把柴擔放下後,身子靠在柴捆上閉上眼睛就想困覺。剛剛閉上眼睛,就聽見一陣腳步聲,朱山睜眼一看,原來是一位老人來到他跟前。老人在朱山身邊坐下後,一臉懇求地對朱山說:“小夥子,我想求你一件事……”
朱山見這位陌生的老人一臉愁容,看樣子一定是有瞭為難的事,朱山說:“老人傢,我一個莊稼漢也沒有啥本事,就會種地砍柴,隻要是我能辦到的,一定盡力幫你老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