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奇聞異事之骨墻
北風呼嘯,寒氣沁骨,時當乾隆二十三年的隆冬季節,河北保定府的大街上行人稀少車馬零落,在這滴水成冰的天氣裡除瞭迫於生計的生意人和一些行色匆匆的商旅外,很少有人願意出門。眼看天色已逐漸暗瞭下去,街上的商鋪也紛紛準備打烊關門,此時忽見一儒生牽著匹瘦馬從街東頭慢慢走瞭過來,這儒生約莫二十五六歲,青衫棉褂神情灑脫,隻面上隱隱有一絲疲態,想來是因為趕瞭遠路的緣故,逢人便停下腳步向其打聽周旺福的住址。說起周旺福這名字在保定府可謂是聲名顯赫無人不曉,周傢本是保定大戶,祖輩三代皆經商販賣佈匹,歷年生意蒸蒸日上,到瞭周旺福持傢時已是傢業龐大婢仆眾多,上上下下數十口人,乃是保定數一數二的富豪,周圍數百裡之內所有佈莊的貨皆由其供給,真可謂是財源滾滾日進鬥金,兼之因富而貴,就連官府見瞭他也會讓其三分。按說這周宅應是路人皆知,可不料那儒生連問瞭數人,這些人一聽是周旺福三字,臉色皆不由為之一變,不是搖頭說不知便是避而不答匆匆離去,著實讓這儒生感到疑惑。難道諾大一個保定府居然沒人知道這首富的所居之出?
眼見前面有個小面館,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正在上門板準備打烊,這儒生急忙趕瞭幾步來到店前,對老者躬身作揖道:“敢問老丈,周旺福周宅所在何處?”那老者忽聽有人問話,慢慢抬起頭將他上下打量一番,方才對他道:“老朽看客官您滿面風塵,想必是從外地來的。卻不知找周傢有何事?”這儒生聽罷心中不由有些奇怪,想我找周傢與你何事,可聽這老者發問也不好不答,於是便回道:“在下是他的遠方親戚,路經此地特來探望,還望老丈指點。”老者雙眉緊蹙將他看瞭片刻,對他道:“沿此前行數百步,至拐角處右拐,見到門口掛白燈籠的的大院即是。”儒生聽罷又喜又疑,喜的是終於知道周宅地址,疑的卻是此時接近年關,傢傢皆掛紅燈,哪有掛白色燈籠的,想必是這老者年歲大說糊塗瞭。他急忙向老者拱手致謝,轉身便欲離開,忽聽那老者在身後喃喃自語道:“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可這個親隻怕不好投啊。”儒生聞聽心中大奇,正欲張口相詢,卻見老者已轉身回到店中將店門緊緊關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