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的快樂兒童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尋找盜印賊
近日讀到唐代詩人胡令能的一首兒童詩,題為《小兒垂釣》。詩雲:“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一個“蓬頭稚子”,斜身在野草中釣魚。路人向他招手問路,他卻怕驚動瞭魚兒而不敢回應。詩中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但卻似一枝出水的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惟妙的純真和無限的童趣。
這很容易使人想起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傢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個牧童,更像個小雷鋒。“欲斷魂”的路人剛一提問,他就熱情相答,並且用手指明“杏花村”的方向。
唐代的呂巖呂洞賓),也寫過一首《牧童》:“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寬闊的田野,悠揚的笛聲,辛勞的牧童放牧歸來,吃過瞭飯連蓑衣都來不及脫,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隻有那皎潔的月光,靜靜地灑在他的身上。
而清代詩人袁枚所寫的《牧童》,又與眾不同。一個夏日的午後,袁枚去拜訪朋友,忽然遠處傳來一陣歡快嘹亮的歌聲。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頭戴鬥笠、身穿短褂、騎著黃牛的牧童在高聲唱著《放牛歌》。袁枚正聽得如醉,突然歌聲戛然而止。原來牧童發現瞭樹上的知瞭,並熟練地爬上牛背,踮起腳尖,小手伸向一旁粗壯的樹幹。而機靈的知瞭,卻“嗖”一聲飛走瞭。袁枚見狀,哈哈大笑。回傢後即賦詩一首:“牧童騎黃牛,歌聲震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