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棗樹傳說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餓鬼
明朝洪武年間,天下初定,飽受多年戰亂之苦的老百姓,終於等來修生養息的機會。相傳在據大禹會天下諸侯的懷遠塗山西南約四十裡處,有一個僅有十幾戶人傢的小村莊,住著一位年近八十的陳老漢。他為人豁達,樂善好施,看起來慈眉善目、精神矍鑠。忽一日雷雨交加,持續瞭一夜。第二日,天氣放晴。老人到田間排水,發現一個小水坑中,漂浮著一個青紅大棗。老人撿起來,四周打量,並無棗樹,也不知此棗從何而來?老人用衣角擦瞭幾下,便送到嘴裡,頓時清香四溢,甜脆無比。老人吃瞭一輩子棗,均無法與這顆棗的味道相比。吃完後,覺得渾身有勁、神清目爽,老人以為此乃神果,便將棗核揣在在胸間,帶回去收藏瞭起來。
來年春天,正值老人八十歲大壽,全村人都來慶賀,鑼鼓齊鳴、載歌載舞、觥籌交錯,十分熱鬧。眾人散去,老人感慨世事無常,也感謝上蒼眷顧。他百無聊賴,便走到自傢水塘邊,發現水塘邊居然長瞭一顆小棗樹,隨風搖晃,形單影隻。這讓他想到瞭年前收起的那個棗核,心想:它也許可以跟這顆小棗樹做個伴吧。他便回到傢中,取得棗核,種在離小棗樹七步開外的地方。老人便時常去那裡看看,希望有奇跡出現。一日清晨,他發現在棗核埋下的地方,長出瞭一顆小嫩苗。他高興極瞭,像個孩子似的在那裡又跳又唱。從此,老人每天到那裡守著,精心呵護它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