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判案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北宋理學傢周敦頤,是宋朝道州營道現今湖南道縣)人。原名敦實,因避諱英宗皇帝舊名而改為敦頤。他幼年喪父,八歲時,與同母異父之兄盧敦文,隨母投靠衡陽舅父鄭向。20歲那年,鄭向調任兩浙轉運使疏蒜山漕河,他同母隨遷潤州丹徒縣今江蘇鎮江市丹徒區)。由於他聰慧仁孝,從小信古好義,喜愛讀書,在傢鄉道州營道地方頗有名氣,人們都說他“志趣高遠,博學力行,有古人之風”,深得鄭向喜愛。
周敦頤的舅父鄭向,當時是宋仁宗朝中的龍圖閣大學士,對周敦頤母子十分眷顧。鄭向見他聰慧仁孝,便向皇帝保奏,為他謀到瞭一個監主薄的職位,使他做瞭分寧縣的主簿官。當時,分寧縣趙員外傢兒媳和貼身丫環被害死亡的命案,拖瞭三年有餘,累累牽連審訊的官員,不是庸才,就是舞弊,情況復雜,一直都沒有得到公正的判決。
周敦頤到任後,接到聖旨,要他從速破案。這時正值冬天,北風呼嘯,百草凋零,落光瞭葉子的楊樹、柳樹,光禿禿的枝幹在寒風中顫栗。周敦頤把前任審訊的案子記錄,全部仔細地看瞭兩三遍,心中疑問多多:案子歷時三年多瞭,弊端疊出,絕不是偶然的,其中定有蹊蹺。他想這案子就像枯死的樹一樣,必須從根子上找原因。如果隻在原審的人證范圍內尋找突破口,勢必勞而無功,要究明真相,在已知的犯證外去突破,去找到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