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白條”的起源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雙拼別墅庭院的風水須知
“打白條”緣由何來還得從諸葛亮白條退兵說起。
當年,司馬懿帶領百萬大軍氣勢洶洶地前來攻打襄陽、樊城,諸葛亮手下隻有大將張飛和幾千名老弱殘兵。別說迎頭拒敵,這丁點兒士兵,就是守兩座城的城門還嫌少哩
看到司馬懿的人馬像潮水一般朝樊城湧來,張飛見諸葛亮沒有調兵遣將,急得像百爪抓心,便闖進轅門找諸葛亮商量對策。
張飛急匆匆地來到諸葛亮面前,隻見他仍從容不迫地在書案上揮筆寫字,就咋唬開瞭:“大軍壓境,到瞭火燒眉毛的時候瞭,軍師不作佈置,還有閑工夫描呀畫的,是何道理”
“俗話說,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張將軍不必焦急。”
“你揀根燈草,說得輕巧。莫聽人們常說鐵打的襄陽,紙糊的樊城,這兩座城隔水相望,唇齒相依,照眼下這架式,司馬老兒隻要拿下樊城,他帶的人馬吐口唾沫也要把襄陽城給泡漲啊”張飛越說越急,看到諸葛亮不動聲色,將腳一跺,又嚷開瞭:“軍師在這裡束手待擒吧我老張前去拼個魚死網破,就是守不住城,死在刀槍下,也比伸著脖子讓別人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