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計懲貪官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怪異‘噠噠’聲
清朝中期,在雲南與緬甸的交界處,有一個關隘叫龍峰關。此關因山勢走向像一條巨龍而得名,是兩國邊民商貿往來的唯一通道,每天來來往往的商賈旅客絡繹不絕。
為瞭征收稅銀,當地官府在關上設置瞭稽查司,專門負責檢查出入的人員和貨物,並對出關和入關的貨物進行征稅。因為出入的貨物數量巨大,所以每年征收的稅銀都很可觀,是當地官府的重要賦稅來源。
時間久瞭,關上的稅吏便借查稅之名,巧立名目,勒索過往的客商,中飽私囊。每個過關的客商必須賄賂關吏,否則輕則故意刁難,不讓過關;重則栽贓陷害,說你私自販賣禁物,遭受重罰,性命不保。弄得過往客商苦不堪言,怨聲載道。一時間,前往緬甸的客商大降。
可不管這些關吏們如何如狼似虎,還是有偏偏不信邪的客商前往緬甸經商。
這天,龍峰關前的驛道上來瞭一隊馬幫,馬背上馱滿瞭貨物,一看就是前往緬甸的商隊。
關上的關吏們一見,心中大喜。因為近期客商稀少,關吏們的收入銳減。現在見有商隊送上門來,一個個都如聞到血腥味的餓狼,興奮不已。
馬鈴聲越來越近瞭。關吏們趕緊抄起刀槍,來到關隘的門洞前,揮手讓馬隊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