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堿灘裡藏金子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周海瞳的謀殺手冊
黃海中部的海州灣,原先是一片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鹽堿灘,海風吹來,漫天鹽硝狂舞,空氣中凝結著無數細小、苦澀的鹽粒。說白瞭,那是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
有一個姓楊的財主,後人稱他楊百萬,偏偏看中那地方,他從河南商丘、安徽碭山,以及微山湖兩岸的豐縣、沛縣一帶,領來大批的窮漢子,就地搭起地籠子,在此地整鹽池、修鹽道,開挖通向大海深處的鹽河碼頭。
那時候,楊百萬五十多歲,個頭不高,黑乎乎的。他從城裡帶來的少奶奶,卻是一個洋裡洋氣的小女人,披紗挽綢,細語可人,眼波如春水一樣嫵媚撩人。她整天伴在楊百萬身邊,同時,誘惑著那些海灘中挖泥的漢子們。她並不像楊百萬那樣,高挽褲卷,與鹽工們跋涉在海灘的泥地裡。她是海灘上一道亮麗的彩虹,是鹽工渴望得到的水水柔柔的女人。
最初的日子裡,少奶奶受不瞭鹽堿地上惡劣的環境,尤其是大風天裡,漫天鹽硝,刮得天空中的紅嘴海鷗都不願在此處久留。少奶奶鼓著嘴,要回城裡,開他們的佈莊、大藥店。
楊百萬不依,他就是要拿女人的美色,吸引那些異鄉來的漢子們,在此地賣苦力。他認準那片鹽堿灘上能發財,而且會發大財,楊百萬勸少奶奶,“要吃得苦中苦,方有甜中甜”,並傾其多年的積蓄,給那些泥裡、水裡、鹽河套裡挖大泥的鹽工們,吃小麥面煎餅、喝大碗的雞蛋湯,每天給下海灘的鹽工發六個銅板,還給他們每人發一雙新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