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築高墳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書房書桌的擺放風水禁忌
白頭山腹地有個地區叫赫爾裡,那裡的人去世以後都不起墳,棺木掩埋後踏平瞭事,同時在棺木周圍栽種一圈人參。等到三年後的清明節這天,後人才在墳地處築起一座高高的墳墓,並舉辦隆重的發喪儀式,而那些人參已經長大瞭。說起這個風俗的由來,裡面可有著一個奇特的故事。
康熙年間,赫爾裡這個地方是滿人聚集地,當地有個人傢男主人叫額爾敦·郭羅,膝下隻有一子叫漢青,一傢人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這天漢青進山狩獵,意外地采獲瞭一顆野生六品葉大人參,這可是難得一見的寶貝!漢青立刻想起老爹爹常年體虛氣弱,有瞭這寶貝人參,定能益壽延年!
漢青飛跑回傢,興沖沖叫著:“爹,我挖到一顆大人參!給您做六十歲的生辰賀禮吧!”
郭羅看見人參,眼睛一下子熠熠閃光,連聲叫著:“寶貝!寶貝啊!”
漢青把人參交給爹,走進內室去見娘,扔下瞭幾隻才打回來的山雞,娘連忙吩咐廚子做漢青最愛吃的山雞燉鮮野蘑。
晚上,漢青忽然肚子疼痛,想來是野蘑菇吃多瞭,那玩意新鮮的都帶三分毒性,他起夜回來忽然看到爹爹的門吱呀開瞭,爹打躬作揖出來送客。漢青大為奇怪,這時已經深夜瞭,誰會來呢?再一細看,出來的竟然是縣令大老爺,隻見他得意地笑著,拍拍父親的肩頭說:“郭羅,算你識時務,聖上三十歲生辰,你把這顆寶參獻上,榮華富貴指日可待瞭!”爹爹滿臉笑紋,連連作揖說是。漢青氣得頭都要炸瞭!爹居然要把寶參送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