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灌晉陽之戰
三傢分晉
晉陽之戰,是春秋、戰國時期周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晉國內部四大傢族智伯、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之間兼並對手的一場戰爭。是役歷時兩年左右,以趙、韓、魏三傢聯合攜手,共同攻滅智伯氏,瓜分其領地而告終。它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因為在這場戰爭後,逐漸形成瞭“三傢分晉”的歷史新局面,史傢多將此視為揭開戰國歷史帷幕的重要標志。
春秋以來長期延綿不斷的爭霸兼並鬥爭,嚴重地消耗瞭各大國的實力:而社會經濟、政治形勢的發展,又使各大國內部的各種矛盾日趨尖銳,各大國都感到難以為繼。而各小國苦於大國爭霸戰爭帶來的災難,更希望有一個和平的喘息間歇。在這種形勢下,弭兵之議隨之而起。向戍弭兵就標志著大國爭霸戰爭從此接近尾聲,各國內部的傾軋鬥爭上升為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
春秋晚期,這一時期社會政治生活的主要形式,是諸侯國中卿大夫強宗的崛起和國君公室的衰微。當時各大國的諸侯,均被連綿不斷的兼並、爭霸戰爭拖得精疲力竭,這樣就給各國內部的卿大夫提供瞭絕好的機會,得以榨取民眾的剩餘勞動積累財富和以損公室利民眾的方式收買人心。這種情況的長期發展,使得一部分卿大夫逐漸強大起來,西周時期“禮樂征伐白天子出”的政治格局,在春秋前中期演變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這時乃再變為“自大夫出”瞭。強大起來的卿大夫之間,也不可避免地互相兼並,進行激烈的鬥爭。這在晉國表現得最為典型。在那裡,首先是十多個卿大夫的宗族的財富和勢力一天天擴展,而其互相兼並的結果,則隻剩下韓、魏、趙、智、中行、范六大宗族,是為“六卿”。這時,晉君的權力已基本被剝奪,國內政治全由“六卿”所主宰。爾後,“六卿”之間又因瓜分權益產生矛盾而進行火並,火並導致范、中行兩氏的覆滅。晉國於是隻剩趙、韓、魏、智四大貴族集團。可是“四卿”之間也不能相安,更大的沖突很快就來臨瞭,這樣,便直接導致瞭晉陽之戰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