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成“祖”的原因?朱元璋為什麼沒有認回生母?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小時候看到傳說中的鬼魂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4子,受封為燕王,生於公元1360,去世於公元1424年,後發動靖難之役,奪位登基,在位22年,年號永樂。他功績累累,一手締造瞭“永樂盛世”。朱棣駕崩後謚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長陵。既然廟號“太宗”,那麼就應該稱之為明太宗,那為什麼最後又變成瞭明成祖瞭呢?要知道,按照中國古代的禮制,一國隻有一祖,那就是開國君主。
朱棣就算有膽子篡權奪位,但是也沒膽子將自己與自己的父親並列,共稱“祖”瞭。這樣一個荒唐事,並不是他幹的,而是後世子孫幹的,這個膽大包天的人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至於為什麼要費盡心機,甚至違背禮制,要將明太宗朱棣變成明成祖,就一個原因,那就是太廟之爭。
中國古代王朝的禮制都是依循周禮,《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禮器》:“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七廟。”也就是說?太廟正殿中隻能供奉七個皇帝,除瞭開國之君外,其他皇帝的牌位都是“親盡則祧”,“父為昭,子為穆”,如果死去的皇帝,出瞭這三昭三穆的關系瞭,就要被“祧”,就是說超出瞭現任皇帝的血緣關系,就要被移出正殿,挪進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