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退避三舍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大霧天別出門
春秋時期,晉國君主晉獻公的寵妃驪姬為瞭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害死瞭太子,又害得太子的兩個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國外,各奔東西。
重耳逃亡到楚國時,得到瞭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
有一天,楚王又設宴招待重耳。酒過三巡,楚王問重耳:“日後公子若返回晉國做瞭國君,如何報答寡人?”
重耳一時不知該怎樣回答,說:“楚國富饒,什麼都不缺,我實在不知該如何報答。假如真的有那一天,我希望與楚國永遠和睦相處。”
楚王已有幾分醉意,說:“列國爭霸,也說不定有一天楚國會與晉國交兵,公子你怎麼辦?”
重耳老老實實地回答:“倘若真是不得已交兵,我願命令部隊退讓三舍九十裡)。”意思是說不想與楚國發生戰爭。
後來,秦國出兵平定瞭晉國內亂,殺滅群奸,重耳得以回國做瞭國君,稱晉文公。他整頓朝綱,發展生產,逐漸使國傢變得強盛起來。
楚王早有稱霸中原的野心,第一步想先消滅宋國。宋襄公便派人向晉國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