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傢文學傢范仲淹的小故事 范仲淹著名的十事疏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詳談建築風水的“五虛”與“五實”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在如今是歷史命人。我們知道他所寫的詩詞散文,瞭解他的歷史功績,但是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瞭解他本人。通過本文,小編要為大傢講述與范仲淹有關的各個小故事,讓大傢從生活細微處去發現范仲淹的真實。
斷齏劃粥
范仲淹小的時候生活貧困,但是他依然堅持向學。在隨母親改嫁之後,范仲淹為瞭學習,搬到瞭寺廟之中。范仲淹此時的生活清貧無比,每日隻煮一鍋粥,將粥分成四塊,早晚分食兩塊。他吃粥隻就一點咸菜,然後用醋汁調和米粥,就這樣草草的將就一頓。放在今日,主食、甜點水果一樣不缺的今日,范仲淹這樣的食物吃一頓兩頓也許還行,若是多吃幾頓,如何受的。而范仲淹就是這樣每日兩食,苦讀成才的。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故事,才有瞭後來斷齏劃粥這個詞語。
范公堤
天聖二年,范仲淹為興華縣令之時,發現當地的堤壩受損嚴重。返潮之時,不僅是當地百姓的鹽田會受損,甚至很多時候水會直接淹沒農田,致使數以千計的農民受災,災情嚴重的時候,百姓痛苦不堪。
范仲淹發現這一情況之後,當即上奏上司,並且得到瞭朝廷的準奏,開始著手修建堤壩。他征調各州數萬農夫前去修壩,哪知道剛開始就遇到瞭大困難。修壩的時候,剛好遇到大風暴,光是征調的農夫就有一百多個被卷入水裡喪命。這個消息傳到朝中,眾人議論紛紛,不知道該繼續修建還是停工。當地的百姓也很是惶恐,認為是老天不允許重修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