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名琛的對夷政策 葉名琛的局限性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哀悼日的遊戲
對於葉名琛此人,史書記載:”不戰不和不守; 不死不降不走; 相臣度量, 疆臣抱負, 古之所無, 今亦罕有“,時稱六不總督。但是這種說法,並不全面,因為這六不是咸豐帝給葉名琛的。咸豐帝說葉名琛”不戰不和不守; 不死不降不走“實際上,是因為他想要我為自己的治國失誤,甚至是棄國而逃找一個借口,將戰敗的所有罪責都拋給葉名琛,實際上葉名琛能得這麼個名聲,完全是咸豐帝將其當做替罪羊的結果。
我們來看這六不,”不戰“,為何不戰?當然是因為無兵可戰!當時的清軍主力,全部被壓在瞭內陸對付起義軍上。其他民間武士,因為無餉可供,也形同虛設,根本不能成事。不和,為何要和?不守,並沒有不守,雖然出現瞭失誤,但是的確是做瞭一定部署的。比如以火攻之法對付英軍,比如召集團練。隻不過這些對上英軍的船堅利炮,並沒有勝算。不死不降不走,的確如此,最後正是因為拒不受降,不食外國食物,生生將自己餓死,成全瞭自己的愛國氣節。
葉名琛在對待英國的態度上,的確並不激進,很多時候都認為英軍並不會進攻廣州城。但是那是因為在他知道己方之力並不能與英國相比,所以不想硬碰硬,而英軍貪戀的是廣州的富庶和市場,所以應該不會輕易發動戰爭的情況下。正如他在呈給咸豐帝的奏折上所說:”默念與洋人角力,必不敵,既恐挫衄以損威, 或以首壞和局膺嚴譴,不如聽彼所為,善藏吾短。又私揣洋人重通商,戀粵繁富,而未嘗不憚粵民之悍。彼欲與粵民相安,或不敢縱其力之所至以自絕也,其始終意計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