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名琛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是歷史罪人嗎?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夢見蝦米
對於葉名琛這個人,可能大傢都感到很陌生。實際上葉名琛可以說是一個被歷史遺忘的人物,因為時人的局限性,這位名人長期被人忽視。
葉名琛,是清朝中晚期的著名大臣,官至兩廣總督,授體仁閣大學士。以鐵血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運動而被咸豐帝重視,又因為其對英國的態度,長期以來受到他人的不平非議。
這位晚清官員,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有人罵他是賣國賊,是”六不總督“,也有人評價其為高尚的愛國主義者,他堅決不向外國列強低頭的氣節,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學習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評價呢?
史書記載葉名琛:”粵人憾其誤國,為之語曰:“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負;古之所無,今之罕有。”但實際上,史書的記載很多時候都要考慮統治者的意志,葉名琛出現兩種評價,除瞭與當時的時局有關之外,還要考慮到咸豐帝對其的態度。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前,葉名琛是幫助大清王朝鎮壓“反賊”的肱股之臣,所以是咸豐帝極為器重的大臣。可是當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葉名琛的重心仍然放在鎮壓農民起義上,自然就已經不合時宜瞭。不僅皇帝不再器重他,民間也多有質疑斥責的聲音傳來。當事人的看法,甚至延續到瞭今天。就是放在瞭二十一世紀之後,葉名琛的人物評價,仍然是貶斥為主流。那麼葉名琛真的是一個毫無作為,隻知道忽視問題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