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為什麼會敗 章邯最後是怎麼死的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乾隆皇帝和大姑娘坐轎
不管後世人如何貶低章邯,都無法抹殺章邯在秦國上的功績,章邯是秦國優秀的子民,也是秦國最忠誠的大臣。在秦國能夠帶兵打仗的人又很多,能夠治理國政的也有很多,卻難得有像章邯那樣的全才,既能夠管理經濟,又知曉政治,還能夠帶兵,這樣的人才在秦國,實屬秦國的幸運。
章邯,字少榮,出生年月不詳,秦末著名將領,上將軍。秦始皇時期為王翦的一員將領,秦二世時任少府,是秦國的支柱,也是秦王朝最後一員大將。章邯出身貴族,自幼學習兵法,早年跟隨王翦參加過滅六國之戰,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征戰,為章邯積累瞭不少作戰經驗。
既然章邯那麼有實力,為什麼當初不反對趙高用事?我們知道,在當時的秦國可以帶兵的人有很多,但是當奸臣趙高掌權之後,一起“指鹿為馬”事件之後,秦國朝廷中,敢說實話的人基本就沒有瞭,更別提反對趙高的人。而且當時正是秦國存亡之際,胡亥剛好又派出章邯帶兵,這個時候更是沒有幾個人甘願冒這個風險。當時大傢都知道,秦國的大權都掌握在趙高手裡。如果章邯打贏瞭,沒有好處,而失敗瞭,就像李斯一樣悲劇。所以,沒有人敢冒險。
在這種大背景下,章邯,就被推倒瞭歷史的風口浪尖上。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章邯此人極其忠心。秦二世的時候,章邯官任上將軍,在秦朝的整個行政編制中隻能算是外朝之人,高居朝堂,而趙高是一個內廷官員,身居皇宮,又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內廷和外朝兩者在名義上是不能幹涉的。章邯既然對秦王朝忠心,自然不可能幹這種亂臣賊子,以下犯上的事。即使後來在和項羽的交戰之中,兵敗的章邯投奔楚國項羽,是後來的大秦實際的大權已經掌握在瞭趙高的手裡,處於無奈,章邯隻得出走楚國,並非他想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