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渙簡介 他的功績?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一雙紅拖鞋
崔渙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暐之孫,禮部侍郎崔璩之子,出身於北朝時期“盧、崔、鄭、王、李”五大傢族之博陵崔氏大房。他年輕時博學多才,尤其擅長經書子集和辯論,官至司門員外郎。但由於性情耿直,不願意依附楊國忠,天寶末年被貶為刺史。
直到安史之亂爆發,玄宗入蜀地避亂,正好那時候崔渙在巴西郡任職,到玄宗到來時,崔渙親自上前迎接,言辭正直、懇切,得到瞭一眾人的稱贊與支持,因此得到重用,玄宗退位後,崔渙與宰相韋見素、房管前往靈武今寧夏靈武),轉交寶璽、玉冊,正式冊立唐肅宗為皇帝。
肅宗繼位之後,長安被叛軍占領,朝廷官僚極度缺失,能幹事的人太少,肅宗命崔渙招納賢才,但是他太輕信下屬,將事務交給屬吏,卻遭到欺瞞,以致於選取的官員多有濫進,傳出不稱職的聲名。簡而言之就是崔渙圖方便,將選官的工作全權交給瞭下屬,結果下屬的品行又不如他那樣正直,大多都收取賄賂,弄得官員的素質很差。
當然這種事情並不是唯一一件,遭受瞭這件事的壞名聲之後,崔渙並沒有吸取教訓,在公元768年,崔渙擔任稅地青苗錢物使。當時,朝廷將青苗稅充作京師百官料錢,崔渙卻並沒有弄清楚皇帝的意圖,並且讓屬吏折中處理,將下估價作為使者料錢,而上估價則作為百官料錢,這雖然利民,但是卻損害瞭百官的利益,皇城副留守張清向皇帝告發,唐代宗便命法司審訊。崔渙無言以對,被貶為道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