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想當然”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大明天師(二)
北宋嘉祐二年,歐陽修主持貢舉考試,命作文題為“刑賞忠厚之至論”。閱卷中,當副主考將一篇立論新穎、文情並茂的奇文上呈於他,這位文壇領袖在擊節贊嘆的同時,也記住瞭文中一個他此前根本不曾見過的典故。
試卷拆分後,才知曉此文出自蘇軾之手,於是,他就請教這個年輕人:“‘皋陶殺人和帝堯救人’一典出自何處?”聞言,蘇軾笑道:“恩師,學生在《三國志》中,曾讀到一個‘曹操奪取幽州’的故事。打敗袁紹後,曹操就將擄獲而來的袁紹之子袁熙的妻子,賞賜給自己的兒子曹丕,孔融聽說這個事甚為不滿,隨即給曹操寫瞭一封信。信中編瞭一個故事說,周武王伐紂獲勝,擄獲瞭妲己,便賜給其弟周公旦。曹操見信後大惑不解,因為所有史書都記載妲己為薑子牙所殺,怎會被武王賞賜周公旦?但孔融是當代大儒,該是言而有據。於是見到孔融時就問起此事,孔融說:‘我以今日之事揣測古人,隻是想當然,並無出處。’曹操聞之頗為心服。學生文中所說的典故,亦如孔融,也是想當然耳。敬請恩師見諒!”聽蘇軾這麼一說,歐陽修禁不住哈哈大笑道:“好一個‘想當然’!不久的將來,人們一定是隻知子瞻,不聞老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