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為什麼能在張三豐這裡再一次得到大發展?張三豐的道教思想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風的告白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教派,但是隨著他國教義的不斷向內傳播,道教在中國宗教界的地位不斷下降。
首先道教不像儒教,在漢朝就已經確立瞭在思想界的統治地位。其次道教也不似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經過不斷的發展,很快就取得瞭一大批信眾。於宗教信仰一方來說,盡管佛教遭受過幾次大打擊,而道教甚至得到過統治者的依賴,佛教卻始終壓著道教。
佛教宣教義的重點在於今生來世的因果關系,所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活著的時候多做好事,死後才能順利轉入輪回。活著的時候如果壞事做盡,那麼等死後定然就會遭受審判,而不能登西天極樂世界。今生如果能多行善事,那麼來世定然生活富足。今生如果做瞭壞事,那麼來世就會淪為牲畜,亦或是受盡苦難。
相比於道教的超脫無為,飛升之道,佛教的教義明顯更為廣大勞苦民眾所接受。那麼自然佛教漸漸蠶食道教的地盤,將道教打壓。
公元1258年,宗教界爆發瞭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辯論。此次論道大會,由蒙古大汗蒙哥親臨主持。嵩山少林寺長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張志敬分別率隊進行論道,結果在這次論道大會之中,道教慘敗而歸。此次論道的失敗,讓本就生存日益艱難的道教遭受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