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任命瞭幾任丞相 魏惠王為什麼最後沒能稱霸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用“自掘墳墓”來形容魏惠王最合適不過。其實,魏惠王最後的下場真的可以不用那麼慘,他本可以繼承父親的遺志,繼續父親將魏國稱雄的局面維持下去,可是魏惠王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在慘敗後他或許明白瞭這個道理。
在當時韓趙魏,三國的關系很緊密。因為韓趙魏這幾個國傢的先祖們,都曾經共同侍奉過晉國,但是後來韓趙魏各自的勢力發展壯大,幹脆直接取代瞭晉朝智瑤,三傢分晉,導致的就是三個諸侯國割據一方,並形成瞭自己的勢力范圍。三傢分晉以後,就屬魏國的勢力發展得最快,而分晉的結果直接導致瞭諸侯國進入瞭全新的時代,即戰國時期。
魏國的第一個君主魏文侯,還是個相當有能力的人。他手下有幾個重要的人物,李悝、吳起、西門豹。這三人,雖然出身貧寒卻相當優秀,他們各自發揮著各自的作用,李俚、吳起在魏國變法、打仗,西門豹發展農業、經濟。他們三人通力合作,幫助魏國逐漸發展起來。而魏文侯的下一任君主魏武侯,依舊沿著這條強國之路行走,繼續把魏國的版圖擴大。經過魏國兩代君主的努力,魏國的國力得到瞭提升。
到瞭魏惠王這裡,按照常人的邏輯,魏惠王若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稍微有所作為,他領導的魏國很有可能達到權力的頂峰,但是魏惠王卻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他的失敗不是偶然而是歷史的必然。魏惠王又叫做魏瑩,小的時候也是聰明伶俐,就是不務正業,整天玩的時間比學習的時間要多,因為出生在強大的魏國,魏瑩並沒有感到來自周圍的壓力,相反他覺得魏國是最強大國傢,是可以永世稱霸的,天真的魏瑩這樣想著,一轉眼就要瞭魏國換君主的時候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