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是誰為何會稱他為公子 他和秦始皇什麼關系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扶蘇名來源於《山有扶蘇》,出於《詩經》,有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對長子取名寄予瞭厚望,可見始皇對公子扶蘇的喜愛非同一般。而這位扶蘇公子確實也是知書達理,深明大義,他勇敢有主見,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中國古代的爵位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在位時,諸侯最高也隻能是“公”,公之子乃至所有諸侯之子就冠以公子的稱呼,比如公子小白、公子糾等等。公子扶蘇也是一樣的道理。
扶蘇前241—前210),秦始皇長子,嬴姓,趙氏,名扶蘇。“扶蘇”是古人對樹木枝葉茂盛的形容,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是秦朝統治者中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始皇對這個和自己一樣倔強的孩子是既喜歡又厭恨。
秦始皇三十五年,盧生、侯生等儒生對秦始皇的暴政進行譏諷,指責始皇暴政也因此逃亡。始皇得知後震怒,下令禦史逮捕所有的儒生,並對他們嚴加拷問,於是在嚴酷的刑法下,儒生之間便相互檢舉揭發,秦始皇親自判處四百多名儒生,把他們全部活埋在咸陽,以示天下。對於父皇“焚書坑儒”的做法,扶蘇自覺父皇在決策上欠妥,他直言進諫,因而觸怒秦始皇,秦始皇便有意疏遠扶蘇,將扶蘇打發到邊遠的地方去協助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