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的祖師,伍子胥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我當淘沙客的日子
中國古代的乞丐所敬奉的祖師爺是伍子胥。
相傳春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因父親被誣謀反,一傢人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恰巧進山打獵方逃過大難。伍子胥欲出昭關逃向吳國,但昭關上掛有伍子胥畫像的懸賞令,楚兵又嚴密盤查,伍子胥難以過關,一夜之間他愁得須發全白,面目全非,這才因禍得福混出瞭關。眼看來到吳國都城蘇州,他早已身無分文,隨身隻帶著一把簫。伍子胥隻好席地而坐,吹簫乞食。恰巧吳國公子姬光經過,見一個鶴發童顏、氣度不凡的異鄉人竟然在鬧市中行乞,心知此人來歷不凡,於是便將伍子胥帶進王府。二人交談甚為投契,伍子胥詳述冤仇,姬光大為震動,更賞識伍子胥的非凡才能,便留下來委以重任。在伍子胥的扶助下,姬光繼位成為吳王闔閭,命伍子胥帶領吳兵大敗楚國。伍子胥鞭屍楚平王,報瞭大仇。
吳王闔閭去世後,兒子夫差繼位,聽信讒言,賜死伍子胥。伍子胥臨死前告訴部下:“我死後若國傢遭瞭饑荒,你們就把城墻扒掉,百姓便可以得救瞭。”伍子胥自殺後,吳國日漸衰落。鄰近的越國乘機進攻,兵臨蘇州城,城中糧食眼看著快要吃完瞭。這時,部下想起伍子胥留下的話,於是扒瞭城墻,掘地三尺,發現那城墻底下的磚竟是糯米做成的,因為經過蒸熟和壓制,所以十分堅硬,長年不變質。原來,這是當年伍子胥修築城墻時故意做瞭手腳,乃所謂“積糧防急”之計。這下子有救瞭!蘇州人奔走相告,紛紛前來撿“磚”,一人抱幾個,回傢煮熟充饑。就這樣,蘇州的老百姓才渡過瞭饑荒。人們都說,伍子胥在蘇州要過飯,這是報蘇州人的恩呢。後來蘇州一帶的花子(乞丐)便把伍子胥的像供奉起來,稱他為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