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安臣:給清廷“打工”的美國大使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金蛇郎君
2011年3月9日,駱傢輝—— 一位長著中國面孔、操流利英語的美國商務部長,被奧巴馬提名為駐華大使。這位“黃面白心”的美國外交官,迅速成為中美兩國乃至全球熱議的焦點。
而143年前的2月25日,一個剛剛從駐華公使任上退下來的美國人,被委任為“辦理中外交涉事務大臣”,率領清廷首個外交使團,遠涉重洋,出使歐美。在外交史上,這位“雙面大使”堪稱罕見,一些中國的修史者將他描述為一個“狡猾、偽善,騙得滿清政府信任的資本主義外交官”。他的名字叫蒲安臣。
陰差陽錯來中國
1820年,蒲安臣出生在波士頓市的一個拓荒者傢庭。他的父親是一個虔誠而熱心的基督教徒,常常放下自傢農場的活,參加教會活動,並四處佈道。父親的熏陶和自身的經歷,使得蒲安臣頗具美國拓荒者的進取精神和追求平等的個性,而這直接影響著他後來的政治活動。22歲時,蒲安臣進入美國著名的哈佛大學法學院深造。1846年畢業後,蒲安臣回到波士頓當律師。
1848年,蒲安臣進入政界。此時的美國,廢奴運動風起雲湧,年輕的蒲安臣積極投身其中。1856年,作為眾議員的蒲安臣發表名為《馬薩諸塞州的抗辯》的著名演說。這篇演說是美國解放黑奴運動的重要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