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孟子有何不同
文章分類:中華民俗
你也會想看的:新房裝修怎麼樣看風水
孔子和孟子之間同樣都是儒傢學派主要代表人之一,而且同樣的思想都是以“仁者愛人”。不過兩者之間也是有著極大的區別,那麼孔子與孟子有何不同到底如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與孟子有何不同
孔子與孟子的區別是什麼
孔子與孟子同為儒傢文化的大師,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講求“仁者愛人”,但是二者卻有著較大的區別。
首先,從兩人的人格來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則偏向憤世疾俗。孔子作為儒傢的創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則,要別人大氣,自己就得是個敦厚的儒者長者。這與孔子的人生經歷有關,孔子早年傢貧,作過吹鼓手,也放過牛羊,他是自學成才,因而他自然就養成瞭謙遜的性格,他向長者請教時也總是恭恭敬敬。成材後,他也將這種恭敬的習慣一以貫之,所以才有“有教無類”的思想,他要讓年輕人少走彎路,對年輕人的教誨總是不厭其煩。他是老師,也是長者,所以,脾氣暴躁的子路都會受他的影響,並拜他為師。寬恕始終是他的人生信條,如在陳國,被別人形容為“喪傢之犬”,他都不生氣。但在原則上則義正詞嚴,毫不妥協。當他發現魯國國君的臣子享受瞭不該他享受的音樂時,他也會說“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蘊藏著凜凜正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