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孟嘗君逐舍人道理
文章分類:中華民俗
你也會想看的:絕對太有才的創意
孟嘗君是在戰國時期的人物,而在當時,是“四公子”之一,也同時是齊國的貴族,而關於孟嘗君孟嘗君逐舍人道理你們可否知道是什麼嗎,那麼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孟嘗君逐舍人道理到底如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孟嘗君逐舍人道理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原文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 ,欲逐之。 魯連謂孟嘗君曰: “ 猿猴錯木據水 , 則不若魚鱉 ; 歷險乘危, 則騏驥不如狐貍 。 曹沫奮三尺之劍, 一軍不能當 ; 使曹沫釋其三尺之劍,而操銚鎒與農夫居壟畝之中, 則不若農夫。故物舍其所長, 之其所短, 堯亦有所不及矣 。 今使人而不能, 則謂之不肖; 教人而不能, 則謂之拙。 拙則罷之, 不肖則棄之, 使人有棄逐,不相與處 , 而來害相報者, 豈非世之立教首也哉!” 孟嘗君曰: “ 善。 ” 乃弗逐之。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