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攝政王多爾袞怎麼死的
文章分類:中華民俗
你也會想看的:
多爾袞,是在清朝時期的一個攝政王,但是多爾袞卻在39歲的時候就病死瞭,而對於多爾袞,在死後為何會有著那麼多不同的死因說法?而另一種就是說多爾袞在死瞭之後也是遭遇到被鞭屍,那麼清朝初期攝政王多爾袞怎麼死的到底如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清朝初期攝政王多爾袞怎麼死的
清初攝政王: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11.17—1650.12.31),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清朝初期傑出的政治傢和軍事傢,完成大清一統基業的關鍵人物,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1626年封貝勒;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1643年輔政,稱攝政王;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問鼎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1650年去世後,先追尊為成宗義皇帝,後被順治帝追論謀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順治七年秋天,多爾袞患病。據說是膝蓋受瞭傷,他用瞭不該使用的石膏敷治,結果使病情加劇(《北遊錄》)。為瞭調治疾病,也為瞭改善心情,十一月中旬他率領諸王貝勒及大批八旗官兵到塞外打獵行樂。塞北寒冷的氣候和行獵時過度的勞累,使多爾袞此行再也沒能回到北京。十二月初九日,他病死在喀喇城,時年三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