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棺材不落淚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玉斷魂之奪命夢魘
遼西有句諺語叫: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意思是不看到事情的最終結果,不甘心失敗,永不放棄。關於這兩句諺語的來源,流傳著一個淒美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建昌縣的鴿子洞有一戶姓黃的財主,傢財萬貫,良田數百畝,牛羊滿山坡,還開著很大的面鋪,生意興隆,財源廣進。黃財主夫婦年屆半百,隻有一女,名叫黃娥,貌美如花,二八芳齡,尚待字閨中。
面鋪有一個夥計名字叫官才,心靈手巧,技藝超群,就是長得醜。官才喜歡唱歌,有事沒事總愛唱兩句,反正手上幹著面活也不耽誤嘴裡唱歌,唱的也真是好聽,唱高音,嘹亮昂揚,唱低音,婉轉回旋,時而如雄鷹在天空自由地翱翔,時而似遊魚在水裡歡快地潛泳。有時如同飛鳥穿越林間,有時又好似一朵鮮花在陽光下散發著淡淡的幽香。
歌聲飄到院子裡的繡樓上,藍天白雲襯托之下,和煦的春風帶著歌聲在綺窗外盤旋縈繞,黃娥聽得如醉如癡。夜晚,月朗星稀,更深人靜,歌聲斷斷續續,不絕如縷,擾得黃娥久久難以入睡。
就是因為這動聽撩人的歌聲,黃娥愛上瞭官才,但大戶人傢的小姐怎能嫁給一個雇傭的夥計呢?黃娥沒法對爹娘啟齒,滿腹的心事無處訴說,她害瞭相思病,漸漸的茶飯不思,神魂顛倒,臥床不起。傢裡請個老中醫給黃娥看病,老中醫一通望聞問切,診斷出這病是由憂思而起,愁緒鬱結,淚迷心竅,隻要是蒙蔽心竅的眼淚流出,病才有可能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