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女良緣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帽子上的貂蟬
清朝康熙年間,貴陽城外周傢村有個青年叫周漁璜,從小聰明好學,父母對他很期待,先是不惜銀錢請有學問的先生上門來教書,後來,隨著周漁璜年齡的增長,就送他去鄰近一些有名的書院求學進修。周漁璜十七歲那年,聽說鄰縣有個博聞書院,很有名氣,就前去拜訪。博聞書院的劉先生對周漁璜做瞭一番考核,發現他功底好,又謙遜好學,就收下瞭他。之後,對他因材施教,使周漁璜的學業有瞭更大的進步。短短半年時間,他就超過在這個學堂已經讀瞭兩年的老學生。因此,劉先生常常向外人誇獎周漁璜。
這天,周漁璜奉劉先生之命去城裡為學堂采辦文具和生活用品。路過一個叫楊傢埡的村寨時,他見全村老少男女齊聚在一口枯井旁發愁。
周漁璜覺得奇怪,就走過去打聽。一位白發老翁告訴他說,全村百十戶人傢出錢出力,年前開始打這口井,上個月才打成,誰知剛用瞭一個月,今日早晨突然便沒水瞭,想什麼法子也汲不出水來。後來,一個高個兒道人走過來,撿瞭塊木炭,在井邊的大樹幹上寫瞭副上聯:“睜眼看,蘇州織錦小妹繡。”寫完後,對大夥說:“想吃水嘛,有的是,隻要有人把我的對子對上,井中清水就會從這棵竹筒裡流出來。”說完,道人便不知到哪兒去瞭。村中的幾個讀書人看瞭對聯都搖頭說:“天哪,出這樣難對的對兒,誰對得出啊?”大傢議論瞭一陣,有人說:“吃水要緊,如果沒人對得出來,幹脆每傢出幾個錢,明天到城裡去請秀才舉子們來對好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