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什麼年號要叫“雍正”?雍正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青藤嶺兵變
古代人起名都非常的講究,對自己的名號都非常的重視,每個名號都各自不同的寓意。甚至有些更為註重此類的人,還要推衍生辰八字研究五行、求神告廟卜卦問名,就是為瞭能讓自己和子孫後代能福澤綿延,平安順遂。比如雍正帝,全名愛新覺羅。胤禛。康熙諸皇子的名字第一字都從“胤”字,意即皇帝後代。第二字都取意義福祉連綿,吉祥不窮的字。胤禛的“禛”字即吉祥受福之意。
作為帝王,他的名號自然更不能馬虎。不僅要讓禮部列出一系列含有深刻含義的名號,還要讓欽天監之類的卜算出最合適的那一個。他們的名號大多寄意歲運韶華,蒸蒸日上、長治久安、國運昌盛之意。如順治帝的年號順治,即為順利治理之意。康熙帝的年號康熙,是萬民康寧、天下熙盛之意。不過相比於他的父親和爺爺,雍正帝的年號有那麼一點特殊。
雍正帝當時繼位時,因為康熙的八子不甘心於爭奪儲位的失敗,因此對於雍正的登基多有不滿。更甚者還派人私下裡傳播謠言,散發雍正之位不是由康熙親自指定的,而是雍正以卑劣手段從其他兄弟那兒奪來的。這些輿論在民間傳的風風火火,好像真有那麼一回兒事一樣。世人皆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對於自己成為民間茶餘飯後的談論的焦點,雍正帝也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他既不能以武力鎮壓,也不能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將散播謠言的罪魁禍首抓捕下獄。因此在登位定年號的時候,為瞭抨擊世俗輿論得位不正之說法,年號為“雍正”。雍正的意思即為:“雍親王得位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