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開國皇帝:劉秀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與死神同行
新朝末期全國一片混亂,反莽起義無處不在。公元17年,以銅馬、綠林、赤眉為代表的農民起義在全國爆發。起義過程中,地主階級中的一部分人和豪強列霸,也乘機聚兵起事,攻城掠地,大鬧天下,全國又處於一片互相殘殺的混亂之中。
國破傢亡,各民族之間互相殘殺。處在這種災難之中的人民,他們日夜思念曾給他們帶來幸福的高祖劉邦的西漢王朝。就在這時,南陽大地主劉演、劉秀兄弟打出“復高祖之業”的旗幟,組織瞭一支七八千人的春陵軍舉兵反莽。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後代。劉秀自幼喪父,孤兒寡母在叔叔劉良的照顧下生活,直到他長大。年輕時的劉秀,身材高大,一表人才。他為人講究誠信,處世謹慎,性情溫和善良。他在綠林、赤眉等農民起義的基礎上,依靠地主階級的“功臣”、“良將”們,抗擊群雄。
各地的起義軍迅速發展到十餘萬人。起義軍將領們都主張擁立一個劉姓的皇帝,以此統一號令,順應人心。他們認為劉玄懦弱,容易左右,因而於公元23年在宛城南面的洧水擁立劉玄為皇帝。劉玄是春陵侯劉仁的曾孫,在平林軍中,號稱更始將軍。劉玄當皇帝後,改元為更始元年,並封瞭一大批官,封劉演為大司徒,封劉秀為太常偏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