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窺視墻”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世界十大名表排行榜
三國時期,呂蒙是孫權一手培養起來的將領,兩人常以兄弟相稱。在關羽進攻樊城的時候,呂蒙一手策劃並實施瞭“白衣渡江”行動,幫助孫權占領瞭荊州,扭轉瞭東吳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勢地位。
然而,呂蒙雖然作戰驍勇,卻經常患病。荊州之戰剛結束,呂蒙就一病不起。為瞭給呂蒙治病,孫權親自把呂蒙接到自己的大殿住下,並向全國征尋名醫。當時,呂蒙已經病入膏肓,除瞭需要服用中藥外,還需要每天針灸。由於呂蒙骨瘦如柴,針灸使他非常痛苦。孫權擔心呂蒙,每天都要親自探望好幾次。每次,呂蒙都要強行坐起來,行君臣之禮。這樣一來,反而影響呂蒙的休息,身體很難恢復。
不去看望呂蒙,孫權不放心;去看望呂蒙,又增加呂蒙的負擔。這讓孫權很為難。
後來,孫權趁呂蒙睡著,找人悄悄在呂蒙房間的墻壁上挖瞭一個小洞。每天,孫權都不再親自去看望呂蒙,而是通過這個小洞偷看。如果呂蒙表情放松,能吃點東西,孫權也眉開眼笑;如果呂蒙表情痛苦,或者吃不下飯,孫權也夜不能寐。
從挖這個小洞到呂蒙病逝,足有三個多月,孫權也通過這個小洞“偷窺”瞭三個多月。呂蒙病逝後,每當有東吳的大將生病或者負傷,包括陸遜、周泰、丁奉等人,孫權都會接到這裡診治,自己也通過這個小洞觀察病情。後人就把這面墻叫做“窺視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