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用人藝術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夢見芭蕾舞
孫權,字仲謀182年~252年),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君主。孫權能在藩鎮割據的東漢末年,秉承其父兄開創的基業,不斷開拓進取,最終成就霸主之業,誠如其兄孫策臨死前所言:“舉江東之眾,與天下爭霸,在戰陣之間決機取勝,你不如我。但在舉賢任能,使其盡心盡力,以保江東方面,我不如你……”應該說,孫策對其弟的看法還是相當準確的。那麼,孫權在用人方面又有什麼超常之處呢?禮賢下士
對於任何一位封建君主來說,能真正做到禮賢下士並不容易。但是孫權做到瞭,尤其是在他初掌江東政權時,他的謙遜有禮的風范,幫助他迅速穩定瞭江東局勢。當時孫權年僅18歲,不少江東舊部恐其太過年輕,終難成大業,有的持觀望態度,有的甚至另投他人。此時的孫權依仗張昭、周瑜等人的全力鋪佐,同時廣攬人才,招賢納士,不論是江東本土的才俊,還是北方來投的士大夫,隻要前來投靠,孫權一概熱情接待,一旦發現其確有真才實學,則不吝委以重任。史載孫權第一次與魯肅相見,便與魯肅合榻對飲,相談甚歡。特別是當孫權聽到魯肅坦言: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隻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孫權當即握住魯肅的雙手,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這完全就是一種朋友之間的暢談,哪裡看得出是君臣對策?正是因為孫權的這種平和的態度,使魯肅終其一生甘心為孫權所用。而孫權也以其用人重才的大度,不僅使那些首鼠兩端的文官武將安下心來,且很快就招攬瞭魯肅、諸葛瑾等一批有才有謀之士,使江東局面為之一新。知人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