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殺神白起的功與過 白起最後是怎麼死的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鎮水銅牛
白起真正稱得上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在正史上幾乎找不到關於他的敗績,一生歷經大小戰役七十餘場,殺敵超過百萬,僅長平之戰,白起就坑殺降卒超過四十萬,人送外號“人屠”,雖然對他冷酷殺人的做法多有詬病,卻不妨礙他作為一代戰神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
人無完人,再優秀的人也會有缺點。“一將功成萬骨枯”,每個成功的將領,必然雙手沾滿瞭鮮血,不論這個將領有多麼仁慈、忠誠、勇猛,因為在戰場上,隻有敵人。因此,作為一代名將的白起,他自然也有功過是非。
首先談談白起的功績。白起羋姓,是秦朝落魄貴族,他的爺爺輩在秦朝享有世襲的爵位,自商鞅變法之後,貴族和宗室的地位受到瞭嚴重的沖擊,他們不再享有特權,在無功不受祿的條令下,白起和其他普通人都站在瞭同一條起跑線上,白起不因自己是貴族就高高在上,瞧不起別人,相反他更加低調,隱忍。白起十六歲參軍,憑借過人的膽識和軍事才能,很快就升任為“左庶長”。他在軍中的良好口碑傳到瞭魏冉耳朵裡,魏冉便一心提拔白起作為年輕的將領。
公元前294年,在軍隊經過瞭二十年打磨的白起,已經成長為一個具有卓遠見識的將才。首戰便是對付韓魏的聯軍,在秦軍兵力不足對方一半的情況下,分析韓魏聯軍的作戰狀態,采取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逐個擊破聯軍。可以看出他思慮周祥,如《孫子兵法》所言:多算者多勝。掌握瞭軍隊作戰的要領,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