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夫差的故事有哪些 夫差是怎麼亡國的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人皮葬
夫差在歷史上是個難以評述的一個霸主,他是一國之君,作為君主雄心壯志,作為一個兒子,他不敢忘記父仇。但是,在他身上有能夠看到很多矛盾點,他的身上既有勵精圖治的熱情又有貪圖享樂的安逸。人們都覺得他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事實上他的確不是凡夫俗子,但是卻在最後的關頭,沉溺在溫柔鄉,殺盡忠臣,最終敗給瞭吳國。
公元前496年,越國君主勾踐才即位。吳越兩國相鄰,難免發生摩擦,這吳國趁越國剛剛遭到喪事,就舉兵圍攻越國。吳越兩國在槜李打得不可開交。越國在這次和吳國的交戰中占瞭上風,吳王闔閭在這次戰爭中,中箭受瞭重傷,再加上年歲已高身體不行瞭。回到吳國,就咽瞭氣。這場戰爭是以吳國的失敗告終。
闔閭臨死時對他的兒子夫差說:不要忘記報越國的仇,報傢父的仇。夫差將父親的話深深記在瞭心裡。從此這位尚且年幼的君主,站上瞭歷史舞臺。夫差,出生在大約公元前528年,姬姓,吳氏,春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闔閭之子,在位時間是前495年─前473年。他是吳王闔閭的兒子,闔閭的兒子夫差為瞭報這一箭之仇,夜以繼日苦練兩年的兵,準備進攻越國。越國謀臣范蠡見吳國來勢洶洶,便向越王建議不主動攻擊,應以守城為主。但是越王勾踐不聽,一意孤行。於越王勾踐元年,吳國和越國兩國再次交戰,兩國的軍隊在大湖一帶交戰正酣,第二次吳越交鋒,越王勾踐敗瞭,成瞭吳王夫差的階下囚。在“不敢遺忘先父之志”的夫差,經過三年的勵精圖治,一舉俘虜瞭越王勾踐,這一次吳王夫差高興得不得瞭,甚至有點得意忘形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