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和他的新政權夢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傢裡最靈異的地方
絕望的老臣
光緒二十六年,用中國的幹支紀年,則是庚子年,歷史標簽為八國聯軍侵華。這一年的冬天異常寒冷,流亡西安的慈禧太後以光緒皇帝的名義發佈瞭一道新政改革的諭 旨,亡羊補牢,試圖為寒風中瑟瑟發抖的老朽帝國披上一件廉價的棉襖。慈禧在諭旨裡,責成所有的中央顯要、地方大員以及出使各國使臣,都來提提意見,說說怎 麼樣才能得到人才,才能改善財政,才能強化武備,才能振興國勢。限期兩個月,所有人都要把意見呈上來。
雖然戰爭還沒有結束,圓明園裡的洋人們的狂歡尚未落幕,但這道諭旨的頒佈,卻已經為之後的清末新政打開瞭縫隙。
張之洞雖然身在湖北,但憑借著自己在朝中的關系,早已從袁世凱等人處提前知道瞭新政的消息,故而,他對諭旨的頒佈早有心理準備。精通宦術的他,接到上諭的那一刻,最想知道的,其實是這一諭旨的倡議者是誰,朝中具體有哪些人贊成,這可以幫助他確認朝廷是否真的想要變法。
很快,張之洞的情報網就得出瞭結論:新政出自“聖意”,是慈禧提出來的,軍機大臣榮祿和戶部尚書鹿傳霖均表示贊成,諭旨甚至還是由榮祿的門生所起草的。這些 信息,本來已經足夠充分,可以讓張之洞確信:這一次,朝廷是真的要變法瞭。但隨後收到的安徽巡撫王之春的電報卻讓張之洞出瞭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