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歲月裡的母愛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飛機的轟鳴聲、爆炸聲、槍聲響成一團,在蒙陰東北部大崮山的一個山洞裡,上身穿著米色毛衣、下身穿淺色長褲的陳若克在一群身穿土佈褂子、梳著發髻的婦女中間,顯得特別紮眼。
那是1941年11月7日,22歲的陳若克正擔任中共山東分局婦委委員、省婦女救國聯合會常委、省臨時參議員。在人們眼中,她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摩登女人。在部隊駐地,如果有一個女兵身穿列寧裝騎馬奔馳而過,任齊肩的頭發在風中飛揚,那準是陳若克沒錯;在清一色的軍裝中,如果有一個女人身穿皮夾克或者繳獲來的皮大衣,那也定是陳若克無疑。隻要能讓自己洋氣一點,她絕不讓自己土氣。女同志們都說她被丈夫朱瑞慣壞瞭,她卻一臉自豪。
可現在,她已經有幾天沒有洗臉瞭,因為沒有吃什麼東西,胃裡也透著酸氣。她隻盼著戰鬥早點結束,盡早和丈夫團聚。
可戰鬥越發激烈瞭,洞頂的泥土撲簌簌地往下掉。陳若克本能地用手護住肚子,此時她已經有8個月的身孕瞭。
一天夜裡11時,一支日軍從山後架著雲梯爬上來,部隊決定突圍。陳若克由警衛員攙扶著往北走,由於行動不便,不久他們便與部隊失去瞭聯系。
為瞭取得聯系,警衛員不得不到附近村裡找人。就在此時,陳若克生下瞭孩子,是個女兒。不幸的是,孩子的哭聲引來瞭搜山的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