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的天時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虎鯊保險櫃
1662年2月1日,駐守熱蘭遮堡的荷蘭人,被鄭成功圍城9個月後投降。不論從火力優勢或其他觀點來判斷,荷蘭成功的幾率其實相當高,為什麼荷蘭人沒有與鄭成功決一死戰呢?這得從經濟上來分析。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VOC進入亞洲的主要目的,是看上日本的白銀與中國的絲綢。但要拿什麼東西去換日本的白銀,再拿白銀去換中國的絲綢,賣回給日本賺一筆呢?臺灣正好提供兩種日本需要的東西:鹿皮和糖。有這麼好的貿易機會,為什麼中國大陸、臺灣地區、日本島不自己做生意,反而要讓荷蘭人來做呢?主要原因是17世紀上半葉的中日都在鎖國狀態,明朝政府對海岸線外領土興趣不大,臺灣就成為中日走私者的貿易點。荷蘭人來臺之後建立熱蘭遮堡,1633年建立和福建的貿易關系,拉起中國大陸、臺灣地區、日本島的三角貿易網。
臺灣的地理位置,對荷蘭人是個良好的戰略點:一可當做儲存貨物的倉庫;二可當做船隊的補給與休息站;三是北上日本、西向福建、南向呂宋、往馬六甲海峽,印度尼西亞群島的地理中心;四還可用鹿皮、糖換到日本的銀子。這是荷蘭在遠東的貿易佈局。VOC在生意最旺的1641年—1654年間,平均有26艘船在遠東海域內東買西賣,單是臺灣與日本間的航線,每年有9艘專用船南來北往。在這鼎盛的10年間,對日貿易的利潤平均有100%。從臺灣運糖賣給日本的利潤約25%,賣給波斯的利潤約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