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和張良誰會最厲害
其實范增和張良,兩者之間的認為,都是同樣有著不一樣的觀點來直接去評價的,對此范增和張良誰會最厲害到底如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范增和張良誰會最厲害
談范增和張良的智慧分析
政治遠見
從立國執政這個大的方面來看,在立楚懷王和定都彭城問題上,范增不具有大政治傢的高瞻遠矚。
項梁率會稽子弟兵渡江反秦,范增前往投奔,在薛地與項梁相會。他給項梁的第一個建議就是立楚王後裔為王。他認為,陳勝失敗的原因是沒有立楚王之後,而是自立為王;而項梁渡江以後所以發展迅速,就是人們認為項氏世世代代為楚將。項梁認同他的觀點,於是在民間找瞭一個放羊的孩子,說是楚懷王孫子,叫做熊心,立為楚王。實在說,這不是一個好主意。范增所說陳勝失敗的原因是自立為王,事實上恰恰相反,早期的反秦豪傑打的都是陳勝旗號,隻有在確認陳勝已死的情況下,人們才打自己的旗號。項梁江東起事,人們追隨他是因為反秦,當時他並沒有打出復楚的旗號,陳嬰、英佈、蒲將軍這些已經有一定實力的人還是歸附瞭他。過江後,項梁作為薛地會議的召集人,如果這時候范增能夠建議項梁做一個“假楚王”,完全能夠為參加者所接受。立瞭這個楚王,楚國的人才沒有蜂擁而至,倒是來瞭個宋義,時時處處掣肘項羽。要不是項羽果斷殺瞭這個“卿子冠軍”,項氏集團很快就會被邊緣化。可以說,這是項氏集團政治上最大的敗筆,始作俑者就是范增,因為他是項氏集團的謀士,而不是楚懷王的謀士。項羽失敗有很多原因,立楚懷王是最主要的原因。有瞭這個楚王,項羽隻能做一個霸王,一個比他人強壯一點兒的王,而不是天下的共主,“共主”是楚懷王。當項羽感覺到這個楚王已經成瞭他的絆腳石,將他殺瞭,很多人都背叛瞭項羽。這時候,當初立楚王智謀的陋劣立刻顯現,不管是諸侯國還是群臣,人傢背叛的是楚國,而不是主子和國傢。